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校直通车
皇冠中学“家庭劳动我参与”致家长的一封信
日期:2022-10-09 作者: 阅读次数:15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从小爱劳动的孩子,他的自理能力也较强,长大后独立生活能力也较强,因为他们在劳动中增长了才干,锻炼了身体,培养了优秀品格,劳动增强了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21〕136号),我校制定了《皇冠中学“家庭劳动我参与”劳动实践活动方案》,要求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在1月至6月全员参与“我劳动,我光荣”为主题的劳动实践活动。

一、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重要性

劳动是少年儿童生活的需要,学会生活自理劳动,是少年儿童生存的基本能力。每位家长都应清醒意识到,孩子迟早要离开父母走上社会,如果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就无法自立于社会,影响孩子的前途,而每天适当地参加些劳动能使孩子的四肢经常活动,身体得到锻炼,自理能力得到培养,劳动观念也大大增强,而且也可使孩子体谅到父母的辛劳,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能自觉养成为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习惯,逐步培养家庭责任感,也让孩子学会了分工和合作,提高了竞争能力,可见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在少年儿童身体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二、中学生自理能力和劳动的基本要求

对于中学生来说,参加劳动的基本要求“四个做”,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集体的事情争着做。

自理能力:整理书桌、床铺,叠被,叠衣服,洗碗,洗红领巾、手帕、袜子和简单衣物,钉钮扣,会做简单的凉菜、拼盘,会炒一两道热菜等。

家务劳动:学会择菜、洗菜、切菜,打扫卫生,擦桌椅,垃圾分类,买生活日用品等。

公益劳动:学会打扫教室、楼梯、走廊卫生,倒垃圾,拖地板,清扫包干区,打扫校园环境卫生和楼内楼外厕所卫生等。

三、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

1.鼓励表扬不断,增强孩子信心。自理能力和家务劳动一样,总是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家长要多加指导,给予及时鼓励,要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2.严格要求,形成制度。对于家务劳动不能仅凭兴趣,应根据学校提供的各年级家庭劳动建议清单提出适当要求。要经常做,天天做,养成劳动习惯,家长要督促在《皇冠中学家庭劳动清单记录表》上做好记录,形成制度。寒假开学后,学校要评选一星至五星“家务劳动小能手”。

3.要悉心指导并达到潜移默化。由于孩子能力有大小,掌握程度也不一样,家长在对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上要指导。如拖地板,为孩子做一把较轻的拖把,要教会孩子怎么拖是省时省力的,而且家长也要热爱劳动,要有强烈的家长责任感,孩子看了以后也会增强信心和意识,养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