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课程资源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日期:2019-10-11 作者: 阅读次数:761

秋天的怀念

皇冠中学初二  蔡兴

【教材分析】

《秋天的怀念》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主题都表现亲情,但抒情方式不尽相同,《秋天的怀念》用平静含蓄的语言写微小生活中的细节,其中却饱含着作者深沉热烈的情感,既有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也有自己的悔恨内疚,更有对生命的领悟。教学这篇文章,需要引导学生在品析朗读中理解母爱深层内涵,体会作者从母亲那里感悟到的生命真谛。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并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感悟与理解能力,对于文章的写作内容和母爱的感知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但是这篇文章情感的表达看似含蓄平静却深沉热烈,对于文章中所表现母爱的深层内涵以及母亲带给作者的生命真谛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一步步加以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更真切感受母爱的伟大,感悟生活的真谛。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中对母亲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抓关键词理解母亲形象,感悟深沉的母爱。

2、跳读课文,圈点勾画,说出“我”的情感变化。

3、品读文章最后一段,能说出“好好儿活”的含义,体悟生活的真谛。

【评价目标】

1、朗读课文,画出文中对母亲言行的描写,圈画关键词做批注,说说从这些词中读出了什么。

2、跳读课文,抓关键词句分析我的情感,梳理我情感变化过程。

3、小组讨论,班级交流,说出好好儿活的含义,感悟生活真谛。

课堂教学篇

一、导入

课堂检测,订正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史铁生一篇回忆性散文《秋天的怀念》,那么你认为作者怀念的是什么呢?

生交流

师:作者为什么怀念母亲呢?

生交流(在我生病时,一直照顾我,鼓励我,希望我燃起对生命的希望。)

师:那母亲都为我做了哪些事呢?

二、朗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言行色的句子,抓关键词理解母亲形象。

生交流画出的句子。

Ppt出示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3、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师:从上述母亲的言行中看出了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默读文章,圈画出感动你的关键词,品一品,读一读。

按顺序交流,说说哪些词语打动了你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

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比较

母亲就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进来,眼边红的,看着我。

哪个更好为什么?

(答案:叠词“悄悄地”更能体现当下母亲对我情绪释放的一种理解和包容,“偷偷地”听表现母亲害怕我出事,体现母亲对我和关爱,同时不让我知晓是为了保护我的自尊和情绪,而这都能体现母亲对我无私的关爱,“红红的”指母亲哭过的眼睛,更能体现母亲其实也是为儿子的遭遇感到伤心,但她不敢在儿子面前哭,是因为她深知只有她坚强起来,儿子才能慢慢坚强起来。)

师:母亲在我面前总是小心翼翼的,是因为母亲对我的理解和包容,对我的细心、关心,这些都是母亲的一片苦心,希望我能尽快找到生存下去的信心。让我们把母亲的这些苦心融入句子中,再来感受读一读。生集体读。

师:母亲为什么要如此小心翼翼的来包容理解关心我?我当时是什么情况?

生:作者刚残废不久,我的情绪经常暴怒无常。

师:1、出示史铁生的资料,他的腿是如何瘫痪的。(默读)所以,我们知道他21岁就瘫痪在床,正是大好开创事业的年纪,竟只能躺在床上连上厕所都要母亲帮助,所以他变得暴怒无常。请一位同学展开来读读这种暴怒无常(生读)

在朗读中你重读了哪些字来体现我的暴怒无常?

生交流

师:做了哪些重音处理?语速?读得很好。请坐。史铁生刚生病那会去看医生,他对医生说:“你要把我治好,你要是治不好我,我就拿刀劈了你。”多年之后医生再回忆时,他说已经忘记史铁生的模样可,但是这句话记忆犹新,这么多年治病还没碰见说治不好要砍了我的,而且还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

我们观察一下这段话,为什么是“望着望着”“听着听着”?去掉一个可以吗?

生交流(预设问题:看大雁、听美好的音乐这么长时间,猜猜这期间作者的心理情感变化是什么样的?)

师:表面来看是暴躁无常,但背后隐藏的是作者羡慕、伤心、失望、绝望的复杂又挣扎的内心情绪。让我们把这种挣扎又复杂的情绪送进去,把“望着望着”“听着听着”慢慢读,再来读一读这段话,生齐读。

师:所以,正是因为我对生活感到绝望变得暴怒无常,母亲理解我的痛楚,对我小心翼翼,万般细心照顾、关爱我、包容我,那当时我理解母亲这样的苦心找到生活的信心吗?我是怎样回应母亲的?

生:不理解,我高喊着活着什么劲。

师:母亲面对儿子直接的想放弃生命的举动,她是怎么说怎么做的?齐读,说说这里面哪些词语能打动你

(答案:扑过来,抓住,忍住)

师:联系上下文,说说母亲这里忍住的还有什么?

生:忍住的是我的脾气,忍住的是自己的病痛。

师:作为一位母亲,听到自己的儿子想要轻生的话的当下,她应该是非常痛心焦急的,儿子的痛苦在母亲心中是加倍的,她却不能和儿子抱头痛哭,只得忍住自己的伤心,给儿子一份坚定的力量,让儿子好好儿活下去。

师:让我们把母亲的这种隐忍带入文中再来读一读。生齐读。

母亲忍受的是怎么样的病痛?儿子知道吗?

哪里看出来的?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母亲的肝疼是一种什么病?

肝病也就是肝癌,肝癌晚期到去世只有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这期间她的肝会越来越硬,越到后期体重会越来越轻,肚子却鼓起来,尿排不出去的,疼痛难忍,直至最后大口吐着鲜血痛苦死去。

尽管她病到了这步田地,她还为儿子做了什么?

生交流(先交流)

师:是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她病到了那种地步,却还要忍着我的脾气,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她病成了那样,却想要推着我去北海看菊花。

她病成了那样,却抓住我的手说:“咱娘俩好好儿活。”

她病成了那样,还要二次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

她病成了那样,还在我答应看花后,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来。

她病成了那样,还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比我还敏感。

她病成了那样,还在昏迷前留下了最后一句话:“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所以,在回忆过程中,还包含了作者对母亲什么样的情感?

愧疚。

对比一下同样都是生病,母亲与我不同的表现,你能看出来在苦难面前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交流。

这样一位伟大母亲带着对子女的牵挂不放心永远地离开了,母亲的离开对我有什么影响?

生说。

三.品悟如何“好好儿活”

没错,母亲的去世,让作者明白了母亲一直以来的隐忍,在苦难面前母亲所做的不是放弃而是坚强起来好好去活,也使得他对磨难有了新的认识。

Ppt出示《病隙碎笔》

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

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祥。

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

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

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

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

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 《病隙碎笔》

生齐读。

史铁生正是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幸运与不幸永远是相对的,如果把自己的不幸与别人的幸运相比,那我们永远是不幸的,而当我们与自己更不幸的人相比,我们会发现,其实,活着就是一种幸运啊。从此之后,史铁生懂得要好好活。那怎么活才算好好活呢?我们来读一下最后一段。

小组讨论,史铁生明白了在苦难面前应该怎么样去活。

班级交流

那么现在我们再来看题目,为什么起名为“秋天的怀念”?发生在夏天、春天不可以吗?

生交流

(答案:秋天是菊花盛开的季节,正是在这个季节中,我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要像母亲一样坚强乐观的活下去,所以,作者怀念的不仅仅母亲还有在这个时间感悟到人生真谛。)

总结:史铁生在·那个秋天中明白了好好去活,现在让我们走出他的秋天,走进我们自己的秋天,在生活中我们与他是不同的,我们是健康的,也代表我们是幸运的,那么在生活中你遇到了挫折困难,你打算怎么做?

生交流

在人生中不管遇到何种情况都不能丧失希望,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乐观,活得有尊严有价值,要好好的活!

 

四、板书

“我”暴怒无常              乐观坚强

                  怀念、愧疚

 

母亲          理解包容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