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成果展示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日期:2018-05-29 作者: 阅读次数:1256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周玉宁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二上学期的学习,已经有了学习说明文的经验,对说明文具有一定的了解和知识积累。大部分学生明白说明文学习的精髓,即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本文条理清楚,语言生动,富有趣味性。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筛选有用信息,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教学目标】

1.    通过筛选信息、小组合作,明确生物入侵者的定义、生物入侵的途径及危害,并能结合具体语句,说出本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2.    通过拟写标语,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筛选信息、小组合作,明确生物入侵者的定义、生物入侵的途径及危害,并能结合具体语句,说出本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评价设计】

1.通过筛选信息、小组合作,使80%以上的学生能够明确生物入侵者的定义、生物入侵的途径及危害,并能结合具体语句,说出本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2.通过拟写标语,使90%以上的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小龙虾”图片。

课前,我们先来看一道美食。这是一道什么菜?(麻辣小龙虾)喜欢吃的同学举手!哇!原来咱班有这么多小吃货呀!既然这么多同学都喜欢吃小龙虾,那有没有同学知道小龙虾的原产地是哪?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具体了解一下,在观看的过程中,注意筛选出对你有用的信息。(播放视频)

通过观看视频,你获得了那些信息?(生答)

同学们,刚刚我们通过视频了解到的,其实只是冰山一角,如今有很多像小龙虾一样的生物入侵者在破坏着我们的生存环境,损害着我们的家园,那么这些生物入侵者们究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学们齐读。(生读目标)

声音洪亮,激情饱满,让我们带着目标一起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预习检测

课前,我们已经预习过生字词了,下面我们来进行预习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只写答案即可)

劫掠(lüè)    栖息(qī)    扼制( è )  归咎(jiù)  

 斑lán(斓 )   fān(藩)篱 

手势反馈检测情况。

2.说出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所表示的成语。(抢答)

(1)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注定遭受祸害,逃也逃不脱。  (在劫难逃)

(2)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在山林里互相呼叫、拉帮结伙,为害一方。(啸聚山林)

(3)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一点儿办法都没有。(束手无策)

(4)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毫无反应,漠不关心?(无动于衷)

 

三、认识“生物入侵”

对于一篇文章来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要认识一篇文章,首先从它的题目入手。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生物入侵者)那究竟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呢?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筛选信息:什么叫生物入侵者,文中介绍了哪些生物入侵者。

(1)预设: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师:手势评价。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我们一起看一下第二自然段中的蒲公英、鱼虾,他们是不是生物入侵者?为什么?(生答)所以生物入侵者一定是通过非自然途径入侵的。

(2)我们再来看一个表格:表中所列的生物,例如葡萄、玉米等等,这些东西都是通过对外贸易这种非自然途径引进到我们中国的,那它们是生物入侵者吗?(不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危害,反而给我们带来了美味。所以说“生物入侵者”一定是具有一定危害性的,因此我们还应加上破折号后面这一句来更准确地认识“生物入侵者”的概念。

(3)明确: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4)那你能不能根据我们从文中筛选出的这些信息,给“生物入侵者”下一个定义呢?请同学们完成填空,试着给“生物入侵者”下个定义。

明确: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给当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生物叫做“生物入侵者”。

2.   那文中都介绍了哪些生物入侵者呢?

明确:斑贝、亚洲天牛、南美红蚂蚁、 棕树蛇、地中海果蝇、观赏鱼、蛇、蜥蜴、山猫

 

四、分析“生物入侵”

1.那这么多的生物入侵者主要是通过哪种非自然途径来入侵的呢?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举例子,通过列举蛇、蜥蜴、山猫以及跨国宠物,具体、真切地说明了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3.   除了举例子之外,本段还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比较辨析】

A.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原句)

B.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通过跨国贸易达到入侵目的的。(改句)

谁来说一下这两个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明确:A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跨国贸易比作便车,将生物入侵比作偷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的入侵途径是跨国贸易。

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体会表达效果。

4.“生物入侵者”正是通过跨国贸易达到入侵目的,进而为害一方的。那他们都会带来哪些危害呢?请同学们用波浪线到文中划出一句能够概括说明“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的语句。

明确:“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追问:你觉得这句话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第3自然段,引起第4自然段。

5.请同学们速读课文3、4段,思考这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生物入侵的危害的?小组讨论一下。

6.小组交流展示。

A.举例子,举了斑贝、红蚂蚁、天牛、棕树蛇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所造成的危害。

B.“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列数字,具体准确的说明生物入侵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之大。

C.“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棕树蛇对鸟类的危害之大。

D.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打比方,把“斑贝”比作“偷渡者”,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斑贝在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的对人类造成危害。

E.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五大湖水域比作天堂,生动形象的说明了五大湖水域是斑贝生存的理想区域。

 

五、应对“生物入侵”

1.从同学们刚刚的交流中,我感觉到生物入侵者所带来的危害真是令人触目惊心啊!下面我想来采访一位同学:当你得知生物入侵者有这么多危害以后,你对“生物入侵”这一问题的态度是什么?(积极应对?还是不干预?)这是我们同学对于“生物入侵”这一问题的态度,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学者们,他们对“生物入侵者”有哪些不同的态度?

明确:两种态度,一种是不干预,另一种是不能无动于衷。

2.你认为作者更倾向于哪种态度?你从文中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明确:作者倾向于第二种态度。“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这是一个反问句,它所表达的意思是人们不能无动于衷,语气更强烈!感情色彩更鲜明!

哪位同学试着读一下这个句子?读出语气。一生读,一生评价。

3.对于“生物入侵”问题的态度明确了,接下来就该行动起来,解决问题了。文中提到哪个国家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应对生物入侵问题了?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句运用怎样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

明确:美国众议院已于1996年通过了一项议案,要求各有关机关加强对有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监控,为此,美国政府正在酝酿一个跨部门的监控计划。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举美国的例子,具体真切的说明了世界各国已经采取相应措施应对“生物入侵”问题。

4.同学们,通观全文,你觉得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逻辑顺序)你能不能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地解说一下?

明确:文章首先提出问题——“什么叫生物入侵者”,接着摆出现象,介绍了“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危害,然后探究原因和入侵途径,最后表明态度、提出解决措施。是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由结果到原因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5.学到这里,你能不能用老师提示的格式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

明确:本文按照逻辑顺序,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生物入侵者的概念、危害、入侵途径以及应对“生物入侵”态度和措施。

 

六、拓展延伸——争做环保小卫士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到 “生物入侵”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严峻的环境课题。可是,很多人对此还一无所知,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要做好环保卫士,向周围的人宣传有关生物入侵的知识。下面,请你拟一条标语来呼吁周围的人抵御生物入侵。

2.学生拟写标语。(方法指导:标语要文字简练,意义鲜明、有宣传、鼓动作用。)

3.学生展示。

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我们能一起加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大军中来,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分层作业设计】

A层:仿照本文的说明顺序,运用几种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你最了解的生物入侵者,不少于300字。

B层:完成本课的《伴你学》